当前位置:首页 > 澳门开奖结果2023开奖记录 > 正文

宝珀维修手表服务 胡歌与久违的国内小伙伴们见面了

摘要: 宝珀维修手表服务_夏天戴表讲究的是一个舒适,不仅要贴合手腕,表壳最好再纤薄轻巧一些,这样才好毫不费力地挥洒属于夏日的...

夏天戴手表讲究的是舒适度,不仅要贴合手腕,表壳也要薄一些、轻一些,这样才能毫不费力地度过夏天的时光。 胡歌一定也是超薄手表的粉丝,到处都可以看到他和超薄手表的身影。 近日好不容易“趁暑假”回国的胡歌终于见到了久违的国内朋友。 近日,胡歌作为伯爵品牌大使现身Altiplano 60周年庆典活动。 穿着简单的黑色西装,佩戴Piaget Altiplano腕表,他感觉很轻松。

他戏称自己是低调回国的“暑期工”。 正在美国留学的胡歌终于见到了久违的国内朋友。 从一个“一直处于匆匆忙忙的状态,这一部结束下一部也结束”的演员,到“每天就是学习、运动、做饭、休息”的学生,胡歌享受着这样规律的生活。生活状态,已经很久没有能够让我平静下来了。 与去年出现在媒体面前相比,休息了一段时间的胡歌似乎浑身弥漫着轻松优雅的气息,越发展现出男人的优雅。

对于未来,胡歌坦言还有很多可能性,“台上舞台那么大,台下更大。” 也许他会尝试当一名导演,因为他对幕后的工作也很感兴趣。 但他一直都是用灵魂在演戏,如果真的离开舞台一段时间,他还是会沉迷于当演员的。 在拍戏的这段时间,有时他会忍不住去看看银幕上其他人的表演。 这次去摩洛哥为伯爵拍摄大型广告,也算是过过一点戏瘾了。

伯爵推出一款纪念型超薄腕表,庆祝Altiplano系列诞生60周年。

Altiplano超薄腕表的机芯

这则广告大片的另一个重要主角——Altiplano系列超薄腕表,今年迎来了60周年诞辰。 自1957年伯爵首款超薄机芯9P发布以来,不仅为品牌,也为整个制表业开启了超薄腕表的历史。

更薄更复杂

超薄机芯(Ultra Thin)到底是什么概念? 到底要薄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超薄”呢? 国内一位资深收藏家曾定下这样的标准:手动上弦机芯在2毫米以内,自动上弦机芯在3毫米以内才可以称为超薄。 这个标准比较严格,有些人习惯把标准提高1毫米来谈论超薄机芯,这也未尝不可。

到底要多薄才算超薄呢?

在制表界,超薄被概括为复杂功能。 由于机芯需要做得纤细,难度不亚于安装万年历系统。 不仅整个机芯的设计需要从一开始就考虑,比如发条盒和发条的宽度,齿轮、擒纵机构等也需要重新设计。 垂直结构,然后是上弦系统,以及与表盘和指针的配合。 既然是超薄机芯,当然表壳也是超薄设计,防震和防水性能也不能打折扣。 综合来看,超薄腕表可以说是腕表界最难的派系之一。

苗条的纪念碑

早在上世纪中叶,瑞士机械机芯的超薄竞赛就已经开始。 1946年,爱彼首次使用Cal.2003机芯,厚度仅为1.64毫米。 虽然它的设计已有近70年历史,但它却一举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最薄手动上链表款。 事实上,无论爱彼的2003还是江诗丹顿的1003机芯,早期都是积家设计和生产的。 到了1953年,经过多年的酝酿,爱彼推出了一款有足够底气的产品——Cal.2003镂空超薄机芯。 技术难点在于镂空工艺——对超薄机芯零件进行镂空制作,这对计时精度和耐用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9P超薄手动上弦机芯

自动上链超薄机芯12P采用双向上链四分之一微型自动摆陀作为上链机构。 摆陀更小,机芯自然也更薄。

在超薄竞争的初期,不少品牌都选择了手动上弦机芯作为突破口,显然是因为手动机芯不需要像自动机芯那样配备振荡装置才能变得更纤薄。 当自动机芯空虚时,伯爵的超薄自动机芯12P于1960年登上舞台。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自动腕表的厚度为5至6毫米。 从这一点来看,厚度仅为2.35毫米的12P确实是一款诚意之作。 12P采用双向上链的四分之一微型自动摆陀(俗称珍珠摆陀)作为上链机构,消除了传统摆陀厚度的影响; 采用优质24K金制成,同时呵护内衬和面。

疯狂瘦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石英机芯的加入,超薄的竞争愈演愈烈,并趋于逐渐失控。 最具传奇色彩的是Concord的Delirium系列。 1979年发布的Delirium One厚度仅为1.98毫米,采用无底技术打造。 Frederic Piguet机芯厂也在这一时期推出了FP 21机芯。 其厚度仅为1.75毫米,振频为21600,属于高端机芯。 早期金币表中被宝珀、昆仑所使用(采用镂空金币作为表壳,其薄度可想而知)。

超薄波波使机芯变得非常薄,可以安装在金币中。 图为昆仑生产的金币手表。

20世纪80年代,在Lemania表厂的带领下,超薄腕表进入了“最后的疯狂”。 手动上链Cal.1210厚度仅为1.2毫米,而自动上链Cal.1210厚度仅为1.2毫米。 2010的厚度仅为2.08毫米。 这两个数字迄今为止还没有被其他品牌打破。 这种超薄记录表面上极其光辉,但在实际使用中,故障频发、维护困难只能载入钟表史册。 两款机芯的生命终结宣告了当时超薄的极限,也浇灭了时代对超薄的热情。 面对来势汹汹的石英机芯,超薄机械机芯也进入了沉寂期。

后超薄时代

当功能相对简单的自动和手动机芯已经达到极致时,制表师近年来开始关注复杂功能的超薄化。 比如超薄与万年历、陀飞轮、计时、镂空等工艺的结合,让超薄的手段多种多样,也让“世界最薄”变得多种多样。

最薄计时码表:伯爵Altiplano飞返计时码表

伯爵Altiplano飞返计时腕表本身厚度为8.24毫米,而机芯厚度仅为4.65毫米。

伯爵携最薄计时码表重返超薄纪录竞赛。 它确实是世界上最薄的计时码表,并配备了世界上最薄的计时机芯。 腕表本身厚度为8.24毫米,而机芯厚度仅为4.65毫米。 最重要的是,它还具备飞返机构、垂直离合和双追针计时功能,并拥有50小时的动力储存。

最薄的手动上弦机械腕表:Jaeger-LeCoultre积家Master Ultra-Thin Squelette

积家Master超薄Squelette腕表厚度仅为3.6毫米。

积家 Master Ultra-Thin Squelette 腕表纯粹是一项技术成就。 它的手表厚度仅为3.6毫米,以0.05毫米的优势打破了此前世界最薄机械手表的纪录——这只是一根头发丝的粗细。 手表的结构相当独特。 蓝宝石底盖作为机芯主板。 通过这样的解决方案,可以释放更多的空间。

最薄的三问腕表及机芯:宝格丽Octo Finissimo Minute Repeater三问表

宝格丽的这款腕表同时打破了最薄三问腕表和最薄三问机芯的记录。

这款三问腕表不仅打破了超薄记录,还拥有前所未有的纤薄机芯。 钛金属表壳整体尺寸为 6.85 毫米,搭载手动上链自制机芯 BVL 362,厚度仅为 3.12 毫米。 这款手表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盘上的开口,可以放大表壳内的共振,从而优化声音效果。

发表评论